...
冠延長術是通過手術的方法降低牙齦邊緣,暴露健康的牙齒結構,使臨床牙冠加長,有利于修復和美觀,是目前較常見的牙周手術。牙周基礎治療齦上潔治,齦下刮治和根面平整,是廣泛應用于臨床的控制齦下菌斑治療方法[1]。第二次全國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: 我國成年人牙周炎患病率高達97.15%,本研究通過本科室冠延長術患者20人26例牙齒通過術前是否做牙周基礎治療進行對照,觀察3-12個月分析牙周基礎治療對冠延長術的影響。
1臨床資料
1.1選擇冠延長手術患者20人共26例,其中前牙20,后牙6。隨機分組 治療組13例前牙10,后牙3。 對照組13例前牙10,后牙3。
1.2納入標準:①無全身性疾病;②無性別差異;③均為不吸煙患者;④口內余留牙不少于18個; ⑤1月內無服非甾體類抗生素。
2方法
此實驗選擇隨機平均分組對照臨床試驗。
2.1治療組:術前一周做牙周基礎治療包括齦上潔治,齦下刮治和根面平整(PD>4mm) 。受試者的牙周PD檢測均有一名醫(yī)師完成,檢查采用CPITN探針,使用器械:P5超聲儀 (法國), grace刮治器(上海),常規(guī)牙周手術包。
2.2對照組:常規(guī)冠延長術。兩組手術均有一個團隊完成,兩組術后均為一周正常拆線,6周后戴鈷鉻烤瓷冠修復,邊緣位于齦緣。所有受試著均于3個月6個月1年后復查。
2.3失敗評價
(1)冠邊緣牙齦出血腫脹
(2)牙周溢膿牙齒松動Ⅰ°以上
(3)因牙周炎癥導致牙冠松動脫落
3結論
牙周基礎治療能有效去除齦上和齦下菌斑,消除牙齦的炎癥。并在治療后6個月牙槽骨密度明顯增加,1年后密度增加達到峰值[2]。因此在做冠延長術前一周進行牙周基礎治療能更好的控制牙周疾病,使牙齦處于非炎癥狀態(tài)。手術時能準確去除牙齦和牙槽骨組織,減少了術后無法正常口腔清潔而造成的菌斑堆積,減少牙齦炎癥的發(fā)生從而增加了冠延長術的率。